今天是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农历乙巳 蛇年 九月十五  北京: 晴转多云 西风转东北风小于3级 3℃~-7℃
融合・贯通・提升:北京雷锋小学“PBL+跨学科”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探索
发布时间:2025/10/24 15:52:00 访问次数:42

  为深入探索“PBL+跨学科”实践路径,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,2025年10月21日,知名专家柳夕浪、张阳博士、范文雅老师,以及西城区教科院周甜主任、关晓明研究员莅临北京雷锋小学开展指导。专家团队与学校教师进行了深入的面对面交流,为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探索指明了方向。

【案例分享展风采,多学科实践显成效】

  首先,李庆杰校长对专家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,并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基本情况。



  随后,科研副主任张志芳从学校整体层面介绍了如何以“育‘锋’课程”为统领,构建了跨学科课程体系;并以PBL为抓手,实现三领域贯通实施;最终以多元发展为导向,彰显跨学科育人价值。



  接着,我校四位教师代表分别从综合实践、英语、语文等学科领域,汇报了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具体实践案例。
  赵赛男老师代表六年级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《传播中轴声音,感受中国力量》案例分享,汇报了学生围绕“北京中轴线”开展的探究之旅。活动中,学生化身“中轴传播者”,深入挖掘中轴线的历史故事、建筑特色与文化符号;通过团队合作、查找资料、实地探访等,学生创作出精美文创作品、立体书、闯关游戏、文化衫等一系列成果,用自己的方式“传播中轴声音”,让更多的人“感受中国力量”。



  田蕾老师以《探访名人故居》为例,汇报了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案例。以“怎样保护故居”“怎样更好地为故居代言”等核心问题进行任务驱动,借助“1+2+N”的模式,为学生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。学生通过实地走访北京名人故居,近距离感受名人风采与历史底蕴,完成“轻触故居”的初步认知;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研,梳理名人故事、分析故居文化价值;结合所学知识与创意想法,为故居设计“代言人”方案、发布保护提案等、制作特色文创产品等,在实践中实现了创新思维与社会责任感的同步提升。



  英语学科张好老师以《多学科视角综合分析问题,探索创新解决方案》为主题分享了英语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。张老师以“Knowing Great Inventions”为核心主题,以北京雷锋小学德育建设基础作为设计起点,结合学校的德育精神,力求通过跨学科主题活动塑造特色小雷锋,传承雷锋精神,实现了学科知识与德育素养的有机贯通。



  语文教师于蕾则带来了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案例。围绕“遨游汉字王国”这一主题,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。在美术老师的启发下,学生将甲骨文融入到绘画中,用图画呈现了一个个成语故事;发现文字与黄金分割比例的关系,从数学角度感受到汉字之美;在书法教师指导下,用一幅幅书法作品呈现汉字之美,展现了跨学科融合的独特魅力。



【专家指导明方向,深耕实践再出发】

  在听完教师代表汇报后,专家团队对我校“PBL+跨学科”的实践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,肯定了学校跨学科主题学习既立足学科特色,又打破学科壁垒,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探究中提升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,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落地。



  同时,专家团队更为学校后续的跨学科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方向:
  1.深挖雷锋精神,转化为具体行为表现。将跨学科主题学习与“雷锋精神”相结合,做出更具“雷锋”特色的活动设计。例如,借助“雷锋日记”,引导学生学会反思,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能力。
  2.在落实“雷锋精神”的过程中,借助素养框架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,同时借助评价量规,让“雷锋精神”从文化符号转化为学生可感知、可践行、可提升的具体素养。
  
  活动最后,佟珺副校长感谢了各位专家的指导与引领,也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。未来,学校将继续打造具有“雷锋品牌”特色的实践活动,完善课程框架,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创新路径,助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,在创新中发展。



撰稿:赵赛男、于 蕾、田 蕾、张 好
供图:赵赛男、谢宏森
编辑:谢宏森
初审:佟 珺
终审:李庆杰
推荐】【字体: 】【打印】【关闭